方天纵的死讯,轰动了整个周国,各省各州各府,关于此事的讨论,可谓络绎不绝。
此刻,两匹快马,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京城之外。
快马之上,是一男一女,二人都穿着蓑衣,披着斗笠,看不清容貌。
。。。
黄沙在风中翻卷,如细碎的金粉洒向天际。那西北学堂的檐角铜铃轻响,不是被风吹动,而是应和着少年方才一问,自发地颤了三下。青年并未回头,只将手中香炉轻轻合盖,袅袅青烟盘旋而上,在空中凝成一道模糊的人影??似是某个早已逝去的老者,唇未启,意已通。
“你听见了吗?”他忽然道。
少年一怔,侧耳倾听。起初什么也没有,只有风刮过夯土墙的呜咽。可渐渐地,那声音浮现了:不是来自外界,而是自他胸腔深处升起的一缕低语,像幼时母亲哄睡时哼的调子,又像父亲临终前未能说出口的遗言。他浑身一震,几乎要跪倒。
“这是‘回音’。”青年缓缓起身,走向廊下,“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句话,压了一辈子,重得能把脊梁压弯。可一旦有人开始说,它就会顺着风、顺着水、顺着炊烟与尘土,传到另一个人耳边。然后那个人也会开口……如此往复,便成了声浪。”
他抬手抚过铜片,指尖微动,叮然再响。“你以为这世界沉默太久?不,它一直在说话,只是我们不肯听。”
少年低头,双手攥紧衣角。他本是南岭三十六村中最小一支的孤儿,族中因“乱音”遭贬百年,连哭丧都不准用正调。他从小被告诫:“莫出声,祸从口出。”可昨夜,他在梦里喊了一声“娘”,醒来时枕头湿透,而院中那口废弃铁锅竟嗡鸣整夜,传出断续摇篮曲。
他知道,那是回应。
远处传来脚步声,缓慢却坚定。一位老妇拄杖而来,布裙沾泥,发间结霜。她是归墟谷附近村落的接生婆,年逾七旬,一生稳重守礼,从未高声言语。此刻她站在学堂门口,喘息粗出,像是跋涉千里。
“我要学吹埙。”她说。
青年望着她,目光温和。“您会唱什么歌吗?”
老妇摇头:“我不识调,也不会乐器。但我记得……我年轻时接过一个女婴,她母亲难产死了。那孩子睁眼第一刻,我就抱着她唱了句山谣。后来朝廷查出那家祖上犯过‘音罪’,就把孩子带走,判为乐奴。我再没见过她。”她顿了顿,眼中泛起水光,“我想再唱一次那首歌,哪怕没人听见。”
青年不语,转身取来一支陶埙,形制粗朴,尚未开孔。
“那就自己造一首。”他说,“不必像谁,也不必合律。只要你心痛时流出的声音,就是真音。”
老妇颤抖着手接过埙,贴于唇边。没有气息,也没有技巧,只是一股压抑多年的悲意自肺腑涌上,化作一声哽咽般的呜鸣。那声音不成调,甚至算不上响亮,可就在那一刻,学堂四周悬挂的所有器物??竹筒、铜铃、木鱼、瓦罐??全都轻轻共振起来,仿佛群山俯首,静听一人初啼。
少年落泪。
与此同时,东海之上,潮声骤变。
沉没已久的“言舟”浮出水面,船身斑驳,刻满远古祷文。那些文字原已风化难辨,此刻却被月光照亮,逐字浮现,如同苏醒的记忆。舟头立着一名渔女,赤足披发,手持半截骨笛。她并非修士,亦无灵根,只是十年前曾在归墟谷外捡到一枚发光的井绳,夜里总梦见自己在船上唱歌。
今夜,她终于来了。
她将骨笛横于唇间,闭目深吸。海浪拍舷,星辰倒映,她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,整片海域的鱼群跃出水面,银鳞纷飞如雨。这不是技艺,而是灵魂的释放。她唱的是渔家女儿不敢言的情事,是对父权压迫的怨恨,是对自由婚姻的渴望。每一个字都带着咸涩的海水味,每一句都撕裂了千年的禁忌。
歌声传至岸边,无数渔村灯火次第亮起。妇女们放下织机,走出屋门,纷纷拿起家中锅铲、渔网、扁担敲击节拍。男人们起初惊怒,欲加阻拦,可听着听着,竟也红了眼眶。有老人低声说:“我娘当年也是这样唱过的……后来被割了舌头。”
那一夜,东海沿岸百里之地,响彻女性之声。她们不再沉默,不再隐忍,用最原始的方式宣告存在。官府派兵镇压,船只刚靠岸,船底便传来低沉鼓音,竟是海底龙宫以潮汐鼓应和!士兵面无人色,仓皇撤退。
消息传入京城,朝堂震动。
年轻宰相怒斥:“此乃妖言惑众!若任由妇人妄语,纲常何存?伦理安在?”当即下令设立“肃音司”,在全国范围内搜捕“非礼之音”的传播者,并悬赏捉拿“赤玉埙主”。
然而旨意下达不过三日,京中百姓竟集体罢市。家家户户将锅碗瓢盆摆上街头,组成奇异乐队,每日午时齐奏一曲《灶台谣》。歌词荒诞不经,却是市井真实:抱怨米价太贵、丈夫酗酒、婆婆苛待儿媳、税吏勒索小贩……一字一句,皆为民声。
更奇者,每当肃音司官兵前来收缴“妖器”,那些锅碗便自动飞起,在空中排列成阵,发出刺耳尖啸,直逼人心。有官员当场精神失常,抱着铁勺大哭,供出多年贪腐行径;有狱卒听见自家腌菜坛子哼出亡母遗言,连夜辞职归乡尽孝。
民间传言愈盛:“共情之音已入万物,凡有血气者,皆不能欺心而活。”
而在昆仑雪顶,石碑上的字迹再度变化。原本“钟已碎,音未亡”八字渗出殷红光芒,竟缓缓重组为一段新语:“声为心桥,言即修行。”每当下雪,雪花落地即燃,显现出不同语言的同一句话??有人看到是南疆土话,有人认出北漠契文,还有孩童指着说那是他们梦里听过的童谣。
盲儒在荒院中感知这一切,嘴角微扬。他膝上的断琴突然自行拼合,朽木生出嫩芽,弦线由沙粒凝聚而成。当第一缕春风拂过,琴身竟奏出无人弹拨的旋律,清越悠远,直抵人心。
他知道,那是天地自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