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玄幻小说网

看玄幻小说网>大唐腾飞之路 > 2048 清廉与否(第2页)

2048 清廉与否(第2页)

这一问一答,被刻上新立的“省身碑”,立于御史台门前。

然而,光明愈盛,阴影愈深。

元和二十六年冬,长安突现“黑铃案”。

所谓“黑铃”,是指某些听屋收到的匿名提问,不再使用标准信笺,而是写在烧焦的布片、碎瓦或动物骨头上,内容皆指向同一个地点??终南山某废弃道观。更诡异的是,这些问题全都以第三人称叙述,仿佛提问者已无法发声:

**“他在井底写了三天‘救我’,指甲都烂了。”**

**“他们把舌头割下来喂狗,说这样就不会有人听见真相。”**

**“我知道你们能看见这些字,可你们真的会来吗?”**

起初被视为恶作剧,直到一名拾音人在终南山脚发现半具尸体,衣襟内藏着一块刻字青砖:“我是第九个。”

阿勒泰闻讯即刻北上,会同巡问御史司秘密调查。经查,该道观已被一个名为“静渊会”的隐秘组织占据多年,成员多为退休刑吏、落第举子与失意宦官,宗旨竟是“以沉默净化天下”。他们认为,百姓多言导致朝纲混乱,唯有消除“多余之声”,方可还盛世清明。

手段极其残忍:凡被认为“妄言惑众”者,皆被诱捕至此,先施以药物致哑,再强迫其写下悔过书,最后投入枯井活埋。而所谓“黑铃”,实为幸存者临死前用血或炭,在随身物品上留下最后警示。

此案牵连极广,竟查出两名六部郎中曾向该会提供“可疑名单”,其中包括三位著名问使、两名听屋主事,甚至还有阿勒泰的弟子柳文远。

李恒震怒,亲自提审主犯。面对质问,首领冷笑:“我等所行,皆效先贤。古有焚书坑儒,今有何错?若非你们纵容童稚妄语,何至于天下喧嚣不止?”

李恒冷冷道:“你说喧嚣?朕告诉你,真正的喧嚣,是百万人不敢说话时的心跳声。你们怕声音,是因为你们知道,每一句真话,都是对你们罪行的审判。”

最终,主犯凌迟,从者斩首三十人,涉案官员革职流放。朝廷同时颁布《禁缄令》:

**“凡以任何形式压制、恐吓、伤害提问者,不论动机如何,一律视同谋逆;知情不报者,同罪。”**

并在终南山原址改建“鸣冤亭”,亭中悬巨钟一口,铭文曰:

**“此处曾吞百口,今许一声。”**

风波渐平,阿勒泰却愈发沉默。

他知道,制度可以建立,法令可以颁布,但恐惧的根须仍在人心深处蔓延。许多人依旧习惯低头走路,说话前先看四周,孩子问出尖锐问题时,父母会急忙捂住他们的嘴。

于是,他做了一个惊人决定:启动“千童巡行”。

挑选一千名十至十四岁的少年,来自全国各地,涵盖农工商贾、边疆夷狄、孤寡残疾,统一培训三个月,学习如何提问、记录、分析与表达。然后分成百队,奔赴一百座城镇乡村,开展为期一年的“行走之问”。

每到一处,他们不带官衔,不穿制服,只背一只布囊,内装纸笔、铃铛与一盏小灯。白天走访农户、市井、学堂、牢狱,收集问题;夜晚聚于祠堂或广场,公开朗读当日所得,邀请乡民讨论,当场投票决定哪些问题需上报听屋。

此举初时遭多方反对。地方官怕惹事,士绅嫌孩童不懂礼法,百姓也多疑虑:“黄口小儿,能懂什么大事?”

可很快,奇迹发生了。

在江南水乡,一群孩子追问漕运官吏:“为何每年疏浚河道,洪水还是年年淹田?”结果顺藤摸瓜,揭发了河工贪污案,追回白银八万两。

在河东盐池,盲童杜小满带队调查,发现官府长期谎报产量,借此克扣灶户工钱。他虽看不见,却凭气味与脚步声辨出虚报仓库的位置,令满堂大人汗颜。

最震动朝野的一站,是在陇西一个贫瘠山村。当地百姓世代饮用苦水,多人患瘿瘤(甲状腺肿),问使多次反映无果。此次孩子们来了,不仅测量水质、采集样本,还画了一幅巨大的图贴在村口:

左边是清澈甘泉,右边是村民扭曲的脖颈,中间写着:

**“我们喝的不是水,是石头。”**

此图传回长安,李恒当场落泪。当即拨款百万,启动“引渭济陇”工程,并下令太医署研制去矿净水法,三年内推广至全国缺水地区。

“千童巡行”结束之日,一千少年齐聚长安明声堂前,齐声朗诵他们共同撰写的一篇《少年问天下书》:

**“我们不是未来的主人,我们就是主人。因为我们提问,所以国家还在呼吸;因为我们敢疑,所以真理尚未死去……”**

全场肃立,连白发苍苍的老臣也起身鼓掌。

李恒亲授“明心勋章”予全体成员,并宣布:自明年起,每年五月十五日为“童询日”,全国放假,专供少年儿童向各级官员提问,官员须站立作答,不得敷衍。

此后数年,大唐风气为之一变。

街头巷尾,常见稚龄孩童拉着大人辩论:“你说节度使是好人,可他家奴打了我爹,为啥只罚一顿饭钱?”

学堂之中,学生不再死背经义,而是围绕真实民问展开策论:“如何让渔夫不必冒风暴出海?”“怎样让寡妇改嫁不受族规阻挠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