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玄幻小说网

看玄幻小说网>大唐腾飞之路 > 2048 清廉与否(第1页)

2048 清廉与否(第1页)

有时候,萧寒真觉得:大唐这些官员,一个个精得要命,尤其是算计起人来,比千年的狐狸都精!

可有的时候,这些人又傻的要命,明明守着一大块宝山,愣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发掘。

风卷残云,沙粒如针,刺在脸上生疼。阿勒泰站在胡杨林边,望着那一排排尚不足膝高的树苗在烈风中微微摇晃,根系紧抓黄沙,仿佛孩童攥着母亲的衣角。陶罐埋下已三月有余,可他每夜梦中仍听见那些问题在地下低语,像种子破壳前的轻响。

这日清晨,一名老僧自敦煌莫高窟而来,手持一卷残经,步履蹒跚地叩响小屋木门。阿勒泰迎出,见其袈裟褪色,眉间刻满风霜,却双目清明如秋水。

“施主可是当年‘明声堂’初建时,在西市讲‘问与觉’的那位先生?”老僧合十问道。

阿勒泰点头:“正是。”

老僧从怀中取出一册泛黄纸卷,封皮上墨迹斑驳,依稀可见《问源记》三字。“此乃我师临终所托,说是百年前一位游方道士所留,言‘大唐之命脉不在兵戈,不在仓廪,而在人敢不敢开口’。其中记载了自贞观以来三十桩被湮没之问,皆因触及时忌而遭销毁。唯此抄本藏于佛龛夹壁,逃过数次焚书之劫。”

阿勒泰双手接过,指尖微颤。翻开第一页,赫然写着:

**“贞观六年,陇右饥民叩阙:‘陛下说民为邦本,可为何开仓赈灾要等奏批复?饿死的人等不到圣旨!’??答曰:‘越级陈情,形同谋逆。’问者杖毙。”**

他呼吸一滞,继续往下翻:

**“永徽三年,宫女投井前遗书:‘我侍奉天子十年,未见一面。宫墙之内,我们不是人,是影子。谁来问一问这些影子想不想活?’??文书焚毁,宫中禁言三月。”**

**“开元十七年,长安工匠联名上书:‘匠户世袭,不得改业,此非仁政。若技艺可传,为何自由不可授?’??宰相批:‘妄议祖制,流放岭南。’”**

一页页翻过,如同掀开累累白骨堆叠的棺盖。这些声音从未消失,只是被压进泥土深处,靠后人用血重新唤醒。

“为何现在才拿出来?”阿勒泰抬头问。

老僧低声道:“因如今之世,终于有人肯听。若早二十年,交出此书,便是灭门之祸;晚二十年,或许再无人愿问。唯有此刻,恰如春雷惊蛰,万物欲醒。”

阿勒泰默然良久,将书抱入屋内,置于案上。窗外风歇,阳光斜照,尘埃在光柱中浮游如星。

当晚,他提笔誊录,一夜未眠。次日清晨,派幼察员快马加鞭送往长安,并附信一封:“请陛下亲启,勿经他人之手。此非奏章,乃百年冤魂叩门之声。”

七日后,皇宫飞骑回返,带来李恒亲笔诏书:

**“朕读《问源记》,彻夜难寐。昔者以为盛世无隐痛,实乃耳目闭塞之妄。即日起,设‘沉声司’,专责搜寻历代被湮言论,无论朝野、僧道、奴婢、戍卒,凡有一语留存者,皆录入《大唐问史》。首任提调官,非卿莫属。”**

阿勒泰苦笑摇头。他早已不愿踏入庙堂一步,可他知道,有些债,必须由活着的人偿还。

他最终答应挂名“总纂”,但提出三则铁律:

一、所有辑录内容必须原文刊布,不得修饰美化;

二、每条旧问之后,须附今人回应,无论官员百姓,皆可执笔;

三、每年清明,于太学门前诵读百条沉声,直至百岁为止。

诏令既下,全国震动。各地府衙、寺庙、书院纷纷翻检旧档,竟陆续挖出大量封存文书??有边关士卒写给朝廷的求援信,却被当作“动摇军心”焚毁;有农妇控诉豪强夺田的状纸,反遭诬以“妖言惑众”绞杀;甚至还有武周时期女官密奏:“女子亦可理政,何须男子代决?”结果全族籍没为奴。

最令人扼腕者,是一封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三发出的急报,出自范阳小吏之手:

**“安禄山集兵十万于蓟城外,日日操练,不纳赋税,不报丁口。其所用旗号,暗合谶纬‘金虹贯日’之兆。卑职三次上报,皆被节度使幕僚扣押。若再迟疑,恐社稷倾覆!”**

落款仅隔十三日,便是洛阳陷落的消息。

这份奏报原件早已不见,唯有一份抄本藏于河北一座破庙梁上,被雨水泡得字迹模糊,却侥幸存世。

当阿勒泰派人将此件呈递御前时,李恒跪坐殿中,久久不语。良久,他取朱笔,在副本末尾亲书一行字:

**“此问若达玄宗案前,或可免十五年战乱,百万生灵涂炭。朕虽未造此孽,却承此痛。自今日起,凡地方急报,三日内未得回应者,可直递明声堂备案,违者以误国论处。”**

与此同时,“沉声司”开始在全国招募“拾音人”??专事挖掘散落民间的历史证言。他们走村串寨,访垂暮老人,录口述往事,甚至潜入废弃官仓,在鼠啃虫蛀的档案堆里翻找残片。有人为此病倒,有人遭地方势力驱逐,更有三人死于不明火灾。

但成果惊人。短短半年,便整理出三千二百七十六条“失语之问”,编成五卷《沉声录》,公开印行。

其中一条来自元和八年,一名被贬岭南的御史临终前所写:

**“吾一生劾贪官四十七人,下狱者八,罢职者十二,然十年过去,彼辈多复起居高位,而我孤坟荒草。敢问:清流何以难存,浊浪何以常兴?”**

五年后,一名年轻监察御史在听屋留言回应:

**“因为您一人持剑,而他们结网。今日我们有了‘问旅’,有了‘稚语预警’,有了百姓的眼睛,这张网正在撕裂。”**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