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已经在东面和倭国开战,北方的蒙古态度也不明,这个时候再在南面和葡夷交恶,这么做真的好吗?
虽然大明足够强大,但是同时在三个方向爆发冲突的话,朝廷有能力解决吗?
大明的卫所军,万历皇帝早就从魏广德口中知道了他们的底细,所以他从不敢在公开场合自称“朕有百万雄兵”的话,他感觉很丢人。
当然,万历皇帝也不止一次想过如何重振卫所,不过思来想去也找不到好办法。
而魏广德管着兵部,他的方式万历皇帝多少也琢磨出来了。
卫所已经糜烂,不堪大用,只能对内使用。
对外用兵,那就得靠新营和各地招募的营兵,最多就是开战前挑选卫所里的青壮进行一番训练。
这个方式,其实也是俞大猷作战的模式,是俞大猷和魏广德讨论后,把他带兵的法子说出来的。
卫所里青壮还是有,但是不多,所以挑选青壮缩编卫所兵,经过一两个月强化训练后拉上战场,比卫所成建制作战要强。
这点,其实当初九江卫就是这么干的。
5600人的卫所,其实只能拉出千多号战兵,其他的都是农兵,甚至连农兵都不如。
不过认真训练的千人,打起仗来可比五六千混合老幼的卫所战力更强。
“皇爷,打听到了。”
这时候,张鲸从外面小跑进来,来到御书案前。
“哦,内阁是怎么讨论的?”
万历皇帝开口问道。
他没有直接招魏广德询问,而是自己思考,然后再通过在内阁办差的?侍口中了解情况。
魏广德上午召集申时行商量并没有避人,听到他们对话的自然有不少,包括内阁办事的官吏和内侍,多少都听到一耳朵。
张鲸没有作妖,原原本本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。
这时候要是乱说,万一皇帝招魏广德召,可就露馅儿了。
“就是说最急的其实还是大同那边,然后是倭国,最后才是夷人。。。。。。”
万历皇帝琢磨一番,再想到那副舆图,偌大一个世界,大明也仅仅占据一隅之地。
“当初朕大婚的使团,他们出访了多长时间才回来?”
万历皇帝忽然问道。
“前后近两年吧。”
张鲸那时候还是跟在张宏屁股后面的小太监,但是对朝中发生的大事儿也是知道的。
皇爷的大婚,因为内阁认为皇帝和皇后年幼,硬生生推迟了两年,这两年里就是做各种准备,包括邀请藩国使臣前来恭贺,把大婚仪式搞的极为隆重。
可以说,万历皇帝的大婚礼仪是历代皇帝中规模最高的,欧洲三国使团不远万里前来恭贺。
“把万国图拿出来。
万历皇帝吩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