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道昨天欧阳修可是告诉他,早朝之后御史台开会,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讨论的。
等把一杯茶都喝完,欧阳修这才懒洋洋地开口:“今天要议的事情呢,很重要。”
“对,很重要。”
吴中复也点了点头附和道,严肃的脸上竟然有种“如释重负”的喜悦感。
“不知是何要事?”陆北顾有些忐忑。
欧阳修说道:“是这样的,御史台庶务呢,此前是吴御史暂理的,不过吴御史志在大事,没那么多精力,你既入御史台,自今日起,台内庶务便交由你统摄。”
陆北顾怔了怔,问道:“敢问中丞,台院庶务具体涵盖哪些?”
欧阳修呷了口茶,屈指数来:“其一,每月朔望前需核验存档,凡所存文书须依《御史台令式》编号钤印,防有人篡改;其二,台吏考课由你初核,如今台院有书令史十二人、掌固四人,其银钱发放、告假簿册皆需你签押;其三,需将最新的《邸报》及时发给台内所有御史;其四,朝廷所发放米面肉油等食材,绫罗绢棉等衣料,以及茶、酒、薪、蒿、炭、盐、刍料等物资,由你负责核验、签收、发放;其五”
陆北顾听明白了。
档案、工资、打卡、报纸、福利。合着就是办公室主任的活呗?
“总而言之,就这些,以后就劳烦你费心了。”
欧阳修言毕,俨然一副甩手掌柜模样。
“是,下官竭力而为!”
而见陆北顾应了下来,吴中复也是松了口气。
让他干这些琐碎事情,他是真不爱干,他唯一的爱好,就是把大人物搞下台。
随后,陆北顾又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:“下官初入御史台,不知首份弹章,应弹何人?”
“御史独立奏事,应弹何人,由你自己决定。”吴中复说道。
“你有什么想法?”欧阳修反而问道。
陆北顾谨慎地说道:“王逵名声狼藉,似乎适合弹劾。”
“想法倒是没错。”
欧阳修说道:“不过王逵之事,背后牵涉复杂,老夫建议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,需得再观察几日庙堂动向。”
吴中复沉声道:“谋定而后动,现在局势尚不明朗,还是要谨慎一些,不能贸然出手。”
陆北顾点了点头。
虽然他很想马上就把贾昌朝搞下去,但贾昌朝这种滑不留手的老狐狸,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进行弹劾,是不会取得什么成果的,反而会削弱身为御史的威慑力。
因此,他打算从王逵下手。
不过欧阳修和吴中复似乎知道些什么,只是不好直接对他说,所以不建议他马上发起对王逵的弹劾。
陆北顾是个比较听劝的人,他暂时按捺了下来。
随后,他去召集御史台的胥吏们开会,正式开始承担御史台的庶务工作。
就在陆北顾花了一天的时间用来熟悉御史台各项庶务的时候,贾昌朝也没闲着,不仅今天白天在枢密院的值房里会见了大量的官员,即便晚上回到家里也没有停下见客。
当等待许久的王逵被仆人引进来时,贾昌朝正坐在檀木书案后,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案面,似乎在思索什么。
王逵快步上前,躬身行礼,语气带着几分急切:“贾相公,我听闻早朝时,您提议让我担任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?”
“坐吧,消息倒是灵通。”
贾昌朝抬了抬眼皮,目光在王逵脸上停留片刻,才缓缓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