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会的,不会的,只要你们肯帮忙……”席芳婷马上摇头,着急的说道。
“照样富不了,早晚还是现在这个熊样。我明知道结局,我还掺和,我这不是蠢吗?”我带着怒气看向席芳婷。
“我用房地产来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。”席芳婷和老向导不明白,我蹲在地上,拿起yik个小石块,准备讲解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严肃的分割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。
我国是社会主义,所以土地上的一切,都属于国家。
根据社会主义按需分配的属性,公民应当享有国家分房的基本权益。
换而言之,社会主义国家不应出现现行房产交易行为,这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。
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,我国在社会主义中增添了资本主义性质,于是出现了社会资源部分归个人所有的交易行为。
以房地产为例,土地归国家所有,所有地上建筑也归国家,所以,我国不存在土地私有化,这制度本身原则不符。
所以我国百姓只有使用权,居住权。
这是无法获得所有权的根本原因。
如果没有合法的拥有权,那么房地产就沦为国家敛财的手段。
因为金融系统为国家所有,资源也为国家所有。那么房地产中的各个交易环节都是敛财的手段。
第一个环节,公司从政府获得土地。
第二个环节,公司从银行申请贷款。
第三个环节,建筑商完成建设,房产开始交易。
第四个环节,百姓申请银行贷款购买房产,建筑商完成资金回收。
在这四个环节中,只有第三个环节才能把公有制资金输送给私有制,而其他三个环节无一不是将私有制资源收归公有制。
前些年老百姓富有,那是由于政府需要收缴土地所有权,于是向土地拥有者支付收取费用,从而将公有制资源进入民间,完成资本民间话。
但是在火热的房地产浪潮中,民间资本重新回到公有制的铁桶中。
在这一系列的掠夺中,国有制银行功不可没。
由于银行属性为国有制,这就等于是国家在经营货币。
再加上强权的干预,以及国进民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,致使增发货币无法沉淀到民间,反而形成虹吸效应,更快的吸取私有制资本更快的回到公有制中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完成解释的分割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“所以,在改变经济体系之前,我是不会进入市场,成为榨取对象的。”我站起身,将手里的石头用力的扔向远方,借此发泄出心中不满。
“不太懂~~”席芳婷满脸疑惑的抬头看了看我,又看了看我在地上画的那个代表铁桶的圆圈。
“原本国有企业的职责是社会财富再分配,也就是要承担现行的社会保障的所有责任,国企,就是因此而生。可你看看现在的国企在干什么?赚钱?它们都是以亿为单位在赔钱。”我冷笑一声。
“私有资本通过银行进入公有制,公有制从银行获取私有资本,进行扩张,然后再赚取更多的私有资本。这他妈就是标准的无本买卖,还他娘的不怕赔。因为赔了,以为是陪的私有资本,不会损害公有制资本一分一毫。”听到我的话,席芳婷若有所悟的点点头。
“看养老金就很明白了。以政府机关,国企,自由从业者这三个人群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为例……”我解释着。
事业单位并不产生社会价值,但因为掌握着财富再分配的大权,所以他们享受着最高的工资,以及社会保障。
而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老百姓,因为没有话语权,无法参与到利益在分配当中,所以享受到的都是最低保障。
简而言之,缴纳说款的纳税人只能保证活着。
但是全由纳税人养活的政府机关人员却吃的脑满肠肥。
退休以后,从未缴纳养老金的公有制在养老金的资金池中获取着最多的金钱,而那些缴纳养老金的私有制得到的确是最少的。
养老金缴纳给谁?公有制。
税款被谁收走?公有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