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回去?回到哪里?那个杀死我们的世界?那个假装我们不存在的社会?”
方墨无言以对。
>“但我们愿意试试。”片刻后,声音再度响起,“因为你带来了‘对不起’。两百年来,第一个真正的‘对不起’。”
他打开日志,将其贴近记忆核心。刹那间,整座塔爆发出耀眼银光,所有光茧逐一开启,化作光流汇入日志。封面烫金文字重新浮现:
>**“记忆不是终点,而是种子。”**
与此同时,双生塔顶端,忆界树根系剧烈抽动,新生枝条破土而出,直指苍穹。全球共感网络同步震荡,八千万正在接入的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潮水漫过心灵??不是强制灌输,而是邀请。
南极基地的共感纪念碑晶体墙骤然明亮,原本只映出个体记忆的墙面,如今浮现出新的画面:那些曾被抹除的孩子们,手牵手走在光中,回头微笑。
小男孩再次站在碑前,这次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。
画面展开:他的母亲转过身,终于哭了,然后张开双臂,喊出了他的名字。
世界各地,无数人做出了同样的动作。
每一次触碰,都让人类集体记忆的光谱拓宽一分。
潜航艇返程途中,方墨陷入短暂昏迷。梦中,他看见母亲站在晨曦之中,身边站着年轻时的NO。9,还有那位签署档案的高层医生。三人并肩而立,面向一片新生的蓝花原野。
母亲对他微笑,做了那个熟悉的捂耳手势。
他知道,这一次,她是真的安心了。
醒来时,已是清晨。潜艇浮上海面,朝阳正从双生塔后升起,将整片海域染成金色。通讯频道响起,林婉的声音带着哽咽:
“你成功了。忆界树完成了自我迭代。现在,它不仅能接收记忆,还能主动释放治愈性共感波。”
“更重要的是,”陈岩补充,“海底遗迹开始向上漂移。预计七十二小时后,将抵达浅海层。它不再是废墟,而是一个新节点。”
苏芮发来最后一个信息:**“这次,我们一起听。”**
陆晨则发来一篇新论文草稿,标题为《共感伦理学:从控制到共生》。
方墨靠在窗边,望着初升的太阳,轻轻翻开日志最后一页。原本的字迹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句子,由许多不同的笔迹拼接而成??有孩子的涂鸦,有老人的颤抖,有母亲的温柔,也有战士的坚定:
>**“谢谢你,听见了我们。”**
他合上日志,放进胸口。
风依旧穿过塔间,但这一次,它带回的不只是低语与呢喃。
它带来了回应。
他知道,这场对话不会结束,因为它早已不属于某一个人、某一时代或某一国度。它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,第一次真正学会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。
而他所做的,不过是弯下腰,把耳朵贴近大地,然后说了一句最简单、也最难的话:
“我在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