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科带来的前线奏疏和兵部的意见,让申时行小小的震惊了一把。
壕镜他也是知道的,甚至葡萄牙人在壕镜修建炮台,其实京城也知道消息。
只不过,炮台修建的时间,正是大明东南闹倭寇的时候,整个海防都在加强,自然没人在意。
而现在,倭国居然偷偷从夷人那里购买了二百多门火炮,根据分析可能来自壕镜。
大明土地上制造的火炮,居然流到倭国,这不是资敌是什么?
还帮的是倭寇。
“葡萄牙人在壕镜修建炮台,如果南海水师贸然进入,会不会引发战事?”
申时行皱眉说道,“此时,我们正在同倭国交战,若是在和葡夷爆发冲突,南海那边,能稳住吗?”
和葡萄牙的两次海战,虽然大明都?了,但其实都是惨胜,广东水师损失惨重。
所以,对夷人船队,朝廷是一向比较重视的。
虽然现在大明的水师已经称霸南洋,但根据这些年各种渠道进入朝廷的信息,申时行还是认为不管是西夷还是葡夷,其实实力都不弱。
若是把战场选择靠近欧洲,大明水师或许并不会占据优势。
好吧,申时行是能看清楚形势的,知道大明在南洋更多占据的是传统宗主国和地利的优势。
对南洋诸国来说,大明的话肯定比夷人的更靠谱,他们更愿意听出大明的命令。
“还有,大同那边还没有消息。
此时对葡夷态度强硬的话,万一大同那边也出点什么事儿,那可就是三面临敌了。”
申时行看向魏广德,提醒道。
“壕镜的事儿,我看,是不是暂时放一放,至少等大同那边,顺义王给出回答后,我们再做决断?”
最后,申时行给出了自己的态度,拖。
先拖一段时间,等把蒙古的事儿圆过去了再针对壕镜。
“汝默说的有道理,此时我们正在和倭国开战,想来葡萄牙商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倭国的航路。
至于壕镜,案板上的肉,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。
只不过,汝默有一点想错了。”
魏广德微微点头,觉得申时行其实考虑问题比他全面,他当时就是热血上头,觉得可以处置壕镜,倒是忘记大同那边还没回消息。
而且,就算回消息,整个紧急状态也会持续到春分,那时候万物复苏,蒙古部族也会趁着天气转暖逐渐返回各自的牧场。
人散了,边镇才算真正的安稳了。
申时行看向魏广德,不知道他说他那里错了。
“葡夷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强大,而我大明有绝对实力多线作战而不落下风。
甚至,如果朝廷愿意掏空常盈库,我们还能占领果啊。”
魏广德开口说道。
申时行看到的情报可没有魏广德全面,特别是这些年锦衣卫通过海商搜集的西班牙、葡萄牙的军事情报。
葡萄牙在整个西洋能够调集的战船,即便加上那些武装商船,也不过百余艘。
这些商船,大抵和双层炮船实力相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