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谋被捕时仍在辩解:“我只是在维护稳定!没有思想的人最快乐!”
阿菱亲自审讯他。面对这个满口“仁政”“教化”的伪君子,她只问了一句:“如果你的女儿也被送进来,三年后变成一具只会说‘谢主隆恩’的躯壳,你还觉得这是快乐吗?”
那人终于语塞,面色惨白如纸。
皇帝下旨:静音书院永久查封,相关责任人一律流放极北苦役营,终生不得赦免。同时颁布《思想自由令》,明文规定:“凡以任何形式压制提问权、篡改记忆、操控心智者,视为叛国重罪。”
至此,三大黑暗工程??乌蒙血矿、沉默碑林、静音书院??尽数覆灭。
然而,阿澈却在此时再度陷入昏迷。
他躺在床上,呼吸微弱,手指不停抽搐,仿佛在空中书写看不见的文字。沈知意请来三位名医,皆束手无策。直到某夜子时,阿澈忽然睁眼,瞳孔泛着幽蓝光泽,口中喃喃:
>“……北方有铃不响……海底有碑未现……还有一问,无人敢提……”
话音未落,他又昏睡过去。
阿菱守在他床前,翻阅《触音全谱》残卷,终于在末页找到一段几乎褪色的记载:
>“七铃成列,唯缺一钥。
>钥在人心,不在手中。
>待万民齐问同一事,天地自启终章。”
她怔住。
难道,真正的终结,并非来自某一次惊天揭露,而是当所有人同时意识到同一个问题?
她走出房门,望向星空。北斗依旧悬挂天际,七颗星连成一线,仿佛在等待第八颗星的点亮。
数日后,阿澈苏醒。他第一句话是:“告诉小满……她做得很好。”
阿菱握住他的手:“接下来呢?”
他望向远方,轻声道:“等一个时刻??当最后一个不敢问的人,终于鼓起勇气,写下第一个字。”
秋天来临,枫叶染红碑林。孩子们在树下写下新的问题,投入湖中。水流带走纸条,却带不走回响。
某日清晨,一位老农徒步千里而来,颤巍巍递上一张粗纸:
>“我活了七十岁,从未提过问题。今天我想问:
>如果我也曾年轻热血,为何一生沉默?”
阿菱接过,郑重将其挂在最高的铃下。
风吹过,铃终于轻响。
一声,两声,七声齐鸣。
湖底蓝光再起,腾冲火柱复燃,西湖碑缝延展,辽东老兵翻身坐起,皇宫天听铃自行旋转三周,投射出一行前所未有的文字:
>**终章将启,请备答案。**
阿菱仰头,泪水滑落。
她知道,这场关于“问”的长征,还未结束。
但它已不再孤单。